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0:49:58
在近日下发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光热发电等领域的技术定型,继续推进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太阳能热发电新技术和新模式。
十二五以来,白银市紧紧围绕国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政策,把发展壮大光伏产业作为提升改造传统能源产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白银市光照资源富集、产业集聚、交通便捷、上网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等优势,不断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计划十三五期间开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其中,基地地面电站项目装机容量60万千瓦;农业光伏扶贫等分布式项目装机容量20万千瓦。
实施用户侧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项,装机容量21.76兆瓦,分别是白银移动通信基站1.76MWp和白银昊坤20MWp用户侧等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现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家和省上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创新扶贫模式的精神,白银市谋划把新能源的发展与荒山荒坡利用、精准扶贫、采煤沉陷区治理等相结合,在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等近20万亩的采煤沉陷区范围内,引进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采取光伏领跑者+采煤沉陷区治理+扶贫、光伏领跑者+农业大棚+扶贫等模式,实施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及生态治理综合实验示范基地项目和建设农业大棚光伏扶贫示范项目,推进白银市光伏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项,装机容量28.9万千瓦,分别是北京高盈白银景泰5万千瓦一二期项目、中电国际白银景泰7万千瓦一期、甘肃亿维北滩5万千瓦一期、白银阳光天成会宁县甘沟10万千瓦一期、陇能天佑靖远北滩分布式1.9万千瓦一期等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优秀太阳能企业带来机遇,也是沿线地区实现绿色能源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对记者介绍。高纪凡说,欧盟在中国光伏企业具备全球领先技术能力后,采取了贸易保护的做法,结果恰恰伤害了自身产业的发展。
成本的降低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拉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太阳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技术创新和规模生产已经促使光伏组件的价格已下降到每瓦约3.8元,光伏电站的造价是每瓦约9元,度电成本下降到0.8元-1.1元。截至2014年底,我国核电装机0.2亿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的1.4%。
煤电提供了中国75%的电力。煤炭领域革命的核心在于整体推进煤炭在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清洁利用。其二,从工业耗电看,虽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工业耗电量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不要忘记,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攻坚期,未来发展离不开工业,结合国家大力推进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未来机器将大幅替代人力,靠什么驱动?离开电力可以吗?那么工业用电量将会如何呢?简言之,无论从我国的人均用电量、还是从工业用电量等角度来看当前的能源过剩问题,恐怕只是阶段性过剩,而非长期性。目前虽然我国煤炭产能过剩,但综合考虑储产比、资源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考虑,就算煤炭产业不受沉重打击,长远来讲(1020年),其维持如此巨大规模的长期稳定性都是问题!未来国际能源形势将更趋复杂,美国早已具备操纵石油价格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美国页岩气革命、能源独立已经成为美国竞争超级武器,若是再出现当年石油禁运时的油价飙升,美国不会再受太大影响,而反观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据国土部油气中心介绍,截至2015年前8个月,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至60.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
我国能源资源显著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资源储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22%(世界平均水平仅54.65%),而石油、天然气不足6%,这便是我国一次能源的国情。我想,与其大谈特谈新能源,不如脚踏实地、认清国情、把握机遇、用好煤炭!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也应该定位在战略技术储备、有序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以节约资源、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角度更为实际。
2013年,美国光伏发电达到了830万兆瓦时。十三五再增1亿千瓦,之后,水电开发程度东部和中部达到8090%,西部水电开发也超过50%,已几近天花板。燃煤发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所增加的成本不到0.02元/千瓦时。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规模1.2亿千瓦左右,折合标准煤仅1亿吨,已经接近极限。
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在结构调整攻坚期,如果忽略这一根本国情,一味过度鼓吹新能源发展,靠补贴新能源,全面压制和排挤煤炭产业发展,势必最终将导致死掉一大批煤炭企业,流失一大批煤炭人才,浪费一大批宝贵的煤炭资源,对我国能源支柱产业造成严重打击。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占世界煤炭资源储量的12.8%,但人均储量仅为全球人均储量的69%(数据来源USGS),即虽然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储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经济可采人均储量则更低。做个假设,若当前煤炭少产10亿吨,还有人会说煤炭不行了吗?恐怕早就能源危机了。
未来如逐步用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替代老旧机组,中国在装机总量持续增加情况下,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可保持基本稳定。后煤时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投融资前景及战略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当前13.6亿千瓦电力总装机中,光伏装机仅为0.19亿(且正过剩、发电成本是煤电的4倍、长期依靠补贴生存),占比仅为1.4%。目前的太阳能发电量仅仅相当于美国垃圾场沼气发电的电量(通过燃烧从市政排污系统收集起来的人类废弃物,每年就可以产生730万兆瓦时的电能)。
当前各方的产业焦点之一是过剩,不只是煤炭过剩,光伏、风电都处于过剩的状态。一旦美国开打所谓的石油大战,将会对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届时,倒掉的煤炭产业,这一基础能源产业能快速爬起来吗?消费占比如此之低的新能源能迅速有效抗击冲击吗,能源安全有保障吗?我国煤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结构长期保持在70%左右,即便在煤炭消费量降下的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依然占到了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66%。诚然,为保障我国能源供给,煤炭的粗放式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问题。在目前阶段,大规模发展核电,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成本约煤电的3倍),还是从铀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关乎能源安全)来看,都值得慎重考虑。如果说再往今后10年展望,不如拿比我们光伏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的美国来看一下。美国人均4000度、日本人均2000度,我国人均500度,差距一目了然。
但现在过剩并不意味今后一直过剩。如果全球燃煤电厂效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目前最为先进的45%左右,全球燃煤发电可减排二氧化碳40亿吨。
根本上,是受国际能源形势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换挡、产能建设超前、能源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而成。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约为太阳能和风能的1/4和1/2,大概是核能的1/3多。
当你将美国的所有能源消耗都计算在内时,你会发现,在每年高达96.5千兆英热单位的总消耗量中,俘获的太阳能才不到1千兆英热单位。煤炭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15%(根据中国工程院研究)。
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减排也非常重要。而且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其一,从人均耗电量上看,我国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仍然很低。相较之下,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6000兆瓦时。
诚然,清洁化是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笔者认为,近期一些去煤化思潮显然是很片面的。如果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全面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煤电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13年可降低约90%。
但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我国已经查清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6.944亿千瓦、5.416亿千瓦和4.0179亿千瓦。目前燃煤发电0.30.4元/千瓦时左右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天然气发电0.8元/千瓦时左右的上网电价。
同等热值的煤炭价格不足汽柴油价格的1/9,也不到天然气价格的1/3。但这不是煤炭本身的问题,而是利用的人没有把煤炭利用好。
核电建设周期长,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也就是说,用煤发电达到同样的排放甚至更低,成本是天然气的一半。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预测,我们电力需求的峰值不是现在、也不是2020年,而是在2030年以后,届时人均用电量较现在至少翻一番。即便在经过了十年的迅猛发展之后,太阳能产业也只是在美国能源构成中勉强占据了微不足道的一席之地。
当前煤炭形势日益低迷,实际是市场经济规律中供求关系失衡所致,一些人盲目理解为煤炭不行了,将失去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出版的《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2》,2030年中国风电新增2.7亿千瓦,恐也近发展极限。
假如买到了劣质面包,难道要找卖面粉说理吗?如今,伴随技术进步,我国煤炭资源已经可以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开发(有些原本土地贫瘠的地区,因煤炭开发的复垦反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在利用环节,基于超低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同时,我们从技术、系统、行业等多方面积极推进跨界融合,实现1+1>2的效应。
iSolar智慧阳光解决方案助您实现光伏梦此次光伏大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业内人士对十三五光伏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认识,对光伏产业早日实现平价上网起到了积极作用。该产品最高效率超越99%,仅重39kg,为业内相同功率产品中最轻的,可大幅降低客户安装运维成本。
发表评论
留言: